年华零落成詩
2017年5月29日 22:42
关注

【?‖寿山水洞桃花高山石兽钮方章二件】
    桃花冻为寿山石中水坑石的一种。一名“桃花水”,又名“桃花红”、“浪滚桃花”。在白色透明的石质中,含鲜红色细点,或密或疏,浓淡演映。光彩夺目,其状如片片桃花瓣,浮沉于清水中,娇艳无比。该石种质佳,量少。
    属于寿山石(Shoushan Stone),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分布在福州市北郊晋安区与连江县、罗源县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带。若以矿脉走向,又可分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因为寿山矿区开采得早,旧说的“田坑、水坑、山坑”,就是指在此矿区的田底、水涧、山洞开采的矿石。经过1500年的采掘,寿山石涌现的品种达百数十种之多。

评论
收藏
更多
【乾隆金星玻璃三阳开泰山子】清,故宫博物院藏。 ​​​​ 乾隆时期造办处使用金星玻璃雕制的三阳开泰山子,底刻篆书“乾隆年制”款,下配黄杨木石浪座。这件金星玻璃摆件雕成嶙峋山状,间有三只形态各异、体态圆浑的卧羊,是传统的“三阳开泰”题材,寓阴消阳长,有吉祥之意。
0
0
【?‖鳌龙戏金泉 寿山田黄石方章】 田黄石天生丽质,价值连城,还需艺术加工,使之珠连璧合,二美并具。此田黄石质地油润,包浆亮丽,形态规整。龙首琢制精美,口含铜钱,发髻鳞甲凯凯,颈下龙须飘逸。线条华丽流畅,造型生动传神,十分罕有。
0
0
【?‖一品清莲 寿山芙蓉石章两件】 芙蓉石产于宦溪镇加良山东侧山峰。因色洁质嫩,犹如初开的木芙蓉花,温柔迷人而得。龚纶《寿山石谱》说:“(芙蓉石)温润凝腻,山坑之石无其比,名曰芙蓉,岂以类初晓之木芙蓉花耶?”此组芙蓉石章,小巧莹润,充分体现了芙蓉石的色泽和质地之美。
0
0
【?‖寿山水洞桃花高山石兽钮方章二件】 桃花冻为寿山石中水坑石的一种。一名“桃花水”,又名“桃花红”、“浪滚桃花”。在白色透明的石质中,含鲜红色细点,或密或疏,浓淡演映。光彩夺目,其状如片片桃花瓣,浮沉于清水中,娇艳无比。该石种质佳,量少。 属于寿山石(Shoushan Stone),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分布在福州市北郊晋安区与连江县、罗源县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带。若以矿脉走向,又可分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因为寿山矿区开采得早,旧说的“田坑、水坑、山坑”,就是指在此矿区的田底、水涧、山洞开采的矿石。经过1500年的采掘,寿山石涌现的品种达百数十种之多。
0
0
【?‖母子情深 青田石封门青钮方章一件】 封门青,也称封门清,封门冻等,产青田县山口镇封门矿区。色淡青,如春天萌发的嫩叶,有的偏黄、白。质结细腻,微透。篆刻印章,最宜走刀,尽得笔意,为难得之珍品。此石极纯,了无杂质,故曰“清”,以产地加特征为名。封门矿石材甚丰,而封门青为数不多,质纯无裂的极少。
0
1
【?‖古月松涛 寿山田黄石薄意摆件】 此件薄意田黄石摆件,石质凝结,色泽古雅,薄意雕琢出古月高悬下,寂静空山,松林、老者相伴,气韵生动之至。 田黄石(Field-yellow stone),简称“田黄”,因产于福州市寿山乡“寿山溪”两旁之水稻田底下、呈黄色而得名,为寿山石中最优良的品种之一。
0
0
【?‖太白醉酒 寿山老坑善伯石钮方章】 此方寿山老坑善伯石钮方章,色泽光润,黄如蜜腊,红如朱砂。形制挺拔,石钮雕工精湛,线条流畅,尽显酒仙醉酒的得意神情,太白的人间天上的情怀。
0
0
【?‖福至眼前 寿山田黄石薄意方章】 田黄石因其稀有,大都随形而作,如有见方能成印者则更为珍贵。此田黄石方章,色黄如栗,明艳又不失沈稳,石质凝腻油润,红筋及萝卜纹等田黄石特征显而易见。印身略施薄意,更显其古朴典雅,可玩可赏。
0
0
【?‖醉卧仙人 寿山汶洋石方章】 寿山汶洋石的发现及开采始于上世纪末期,汶洋石的结晶细腻,质地纯净而稍坚,其质地细嫩温润者,可与芙蓉石媲美。此枚汶洋石方章,色泽温润雅致,入手使人心荡神怡。众仙醉卧,神态各异,惟妙惟肖,惹人喜爱。
0
1
【?‖赤霞云龙 巴林鸡血石摆件】 此件巴林鸡血石摆件其图案以天然见长,色彩艳丽多姿,石质细腻温润,淡黄色的地张如脂如膏,其间鲜红的血色呈片状和带状分布弥散。作者依石就形,利用红色之间夹杂的黄色部分,精雕细刻出枝干遒劲,气势磅礴的自然胜景。作品工艺精湛,华丽富贵,堪称精美绝伦。
0
0
【清‖龙眼木雕罗汉】
0
0
【清‖珊瑚雕仕女】此摆件选用上等红珊瑚精心制作。其面容清晰传神,端庄安详,充满了灵动的轻盈感。此作品设计精巧,布局合理,特别是将此块珊瑚的最纯净部分用于侍女的面部刻画,是难得的工艺珍品。
0
0
【清乾隆‖铜鎏金蓬莱八仙音乐座钟】
0
0
【清乾隆年间‖金嵌珠石四臂观音坐像】(黄金铸造而成,重达31800克,由单体佛像如此之高的用金量,即便在金银制作空前繁荣的明清,亦属少见。洋洋大观的皇家风范,从佛像安详端庄的体态神形中表露无遗。)
0
6
唐‖鎏金铁心铜龙。(鎏金是一种常见的黄金装饰技术,战国时多运用于铜器、木器和建筑物上。汉代人称它为“黄涂”、“涂金”,唐代工匠则以“金花”、“金涂”、“镀金”、“金镀”呼之,广泛将这项技术运用在银器的加工、装饰上。)
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