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华零落成詩
2017年5月29日 22:10
关注

【清嘉庆‖白玉盘一对】该器用整件白玉治成玉盘一对,白玉质净色匀,宝气氤氲。足内掏空,外壁极薄,光鉴可人,有“嘉庆年制”款。选料温润晶莹,洁净无暇,盘呈凝油脂光泽。此器遵循“良材不雕”的原则,通体无纹饰,器薄如纸,雕琢难度极大,却得以显示玉材之美,磨制精到,线型柔畅,光细腻,益显良材丽质天成,为清代玉盘的精品。

评论
收藏
更多
【剔红穿花鸾凤纹圆盘】明十六世纪 此剔红圆盘明宣德 剔红穿花双凤纹倭角方盘鸾凤纹饰相似
0
0
【 青花石榴花盘《大明宣德年製》款】明宣德 器心妙画石榴花一株,或含苞、或怒绽,纤瓣细密,叶尖微卷,所绘自然之美,雅致婉约,出神入化,属宣德御窑所创花果图纹新样,其清丽脱俗,或顿获垂青,御窑续烧,至嘉靖方竭,风靡逾千年,几乎见证整个朝代的兴衰起落。然一如所料,宣德雏例极罕,据知仅五器传世。 石榴图案,常绘果实丰硕、籽粒多盈,以示多子喜兆,是以易于辨识。此盘上石榴纹,却不画果实,改以花萼表示石榴花之独特,重点描绘花瓣浓密丰腴,芳姿尽绽。
0
0
清乾隆【粉彩雕镶荷叶香橼盘】高3.8cm,长15.7cm,宽10.5cm。 “香橼盘”指古人书斋中陈设的一种小型果盘,常置黄色香橼或佛手,可散发出宜人香气,平添雅趣。此器造型、釉色均摹仿自然界中的实物,色彩与质感都颇为真切,自然生动,体现出当时瓷器成型及烧制工艺的高超水平。 ​​​​
0
1
【清乾隆‖剔红玉兔纹海月香盘】 此香盘呈海棠式,通体髹朱漆,盘心以戗金工艺做月兔捣药图。香盘四周隆起,下承随形圈足。足内髹黑漆。并金彩填绘“大清乾隆年制”横款并“海月香盘”四字。此件香盘以剔红工艺制作,外壁及内壁口沿处均装饰以波涛纹,浪花卷起。作腾跃状,动态十足;盘内壁以极细的沟槽表现海水,波纹交加,细密紧致,这种明亮纤细,运刀精致的剔红风格,是为清乾隆时期典型的雕刻风格,极具时代特征。 盘心做圆状突起,犹如波涛之中生起一轮明月,明月内以单线刻画桂树玉兔捣药图,并加绘褐、绿、橘红等色,刻画形象生动。此二种纹饰合为“海月”之意,意境恬淡优雅。
0
2
【清乾隆‖琺瑯彩黃地花卉果盤】
0
3
【清嘉庆‖白玉盘一对】该器用整件白玉治成玉盘一对,白玉质净色匀,宝气氤氲。足内掏空,外壁极薄,光鉴可人,有“嘉庆年制”款。选料温润晶莹,洁净无暇,盘呈凝油脂光泽。此器遵循“良材不雕”的原则,通体无纹饰,器薄如纸,雕琢难度极大,却得以显示玉材之美,磨制精到,线型柔畅,光细腻,益显良材丽质天成,为清代玉盘的精品。
0
0
【清‖黄地粉彩”万寿无疆“盘】
0
0
【清道光‖松石绿地粉彩缠枝莲福寿纹折沿盘】 本品乃摹仿铜胎掐丝珐琅器而成,堪称道光官窑之中尺幅最大、装饰最雍容华丽的盘类。通体施松石绿釉为地,匀净厚润,清雅明快,盘心装饰八个篆体寿字围饰“”纹,四周绘以四朵妍放的宝相花,彼此之间点缀祥蝠衔盘结纹,交替清晰,相互辉映,构成福寿连年之意。折沿装饰一周缠枝番莲、石竹纹,折沿与盘心之间绘以如意云头纹一圈,以求布局过渡分明。 外口沿装饰四组缠枝宝相花红蝠纹,与外壁缠枝宝相花、盘结纹上下呼应。底部亦敷施松石绿釉,中央以金彩写六字年号篆款,端庄规整。布局主次分明,错落有致。绘画细腻精美,缠枝花卉纹饰婉转多姿,工艺精湛绝伦,金彩璀璨夺目,诸彩绚丽
0
0
【唐‖撫琴舞鳳海棠型銀盤】能讓鳳鳥起舞,撫琴之人琴技高超,當得“高妙”二字。(现藏西安博物院教育推广部。)
0
0
【清康熙‖五彩描金花蝶纹攒盘】
0
0
【清雍正‖粉彩过枝“群芳祝寿”纹大盘】
0
0
【唐‖三彩刻花三足盘】盘口为板沿式,平底,下承3足。通体以绿釉为地,盘心刻一团花,外环荷花、花蕾及荷叶纹,施以黄、绿、白三色。底无釉。此盘造型规整,盘心图案以刻花方法填彩而成,画面呈现凹凸状,立体感强。由于采用了素烧工艺,胎体致密,釉色以绿彩为主,色调清新淡雅,在三彩盘中较为少见,堪称唐三彩器中的精品。(高6cm,口径27.7cm,足距17cm。)
0
2
【清‖粉彩花纹攒盘】
0
1
【清康熙‖黄地紫绿彩云龙纹盘】盘口敞,浅腹,广底,圈足,盘心刻划双龙戏珠,分别施以紫、绿彩。盘外壁为四组折枝葡萄纹。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圈。
0
0
【清雍正‖粉彩梅树纹盘】景德镇窑。
0
4
【明永乐‖青花一把莲盘】(这些在景德镇烧造的瓷器,包含光素洁白并开创白瓷新面貌的甜白瓷器,以外来钴料绘制、造型丰富多变的青花瓷器,及相当珍贵且带有“永乐年制”篆款的红釉瓷器。)
0
2
【明嘉靖年间‖戗金彩漆福寿乾坤纹八瓣式大盘】(高4.2cm盘径34.2cm足径26.5cm。)
0
3
元‖如意金盘。以突起的如意云纹,搭配阴线浅錾的石榴花、宝相花,营造出优雅大气、繁缛富丽的奢华气息。
0
0
唐‖鎏金双凤纹银盘。(鎏金是一种常见的黄金装饰技术,战国时多运用于铜器、木器和建筑物上。汉代人称它为“黄涂”、“涂金”,唐代工匠则以“金花”、“金涂”、“镀金”、“金镀”呼之,广泛将这项技术运用在银器的加工、装饰上。)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