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roradt
2012年7月25日 10:12
关注

明 姚绶《竹石图》--- 此图以竹、石入画,以湿笔直接皴写山石之向背起伏。两枝新篁以浓墨写出,枝叶繁茂,俯仰欹正,笔笔有神,墨韵生动。

评论
收藏
更多
清 梅清《高山流水图》--- 圆柱形险峰兀立于群峰之中,山壁陡峭,气势雄伟,山下苍松掩映,一人席地而坐观赏瀑布,情景交融,意境高古空旷。工中带写,老笔纷披,墨韵乐然。山峦用淡墨皴染,浓墨点苔,山石清丽富有凹凸立体感。梅清画松有奇气,近处古松蟠曲多姿,枝叶繁茂,远松亭立,萧然有致。
0
3
宋 赵佶 《瘦金書千字文》
1
4
清 石涛 1704年作《兰竹芝石图》--- 石涛尤其善用“截取法”以特写之景传达深邃之境,笔情恣肆,淋漓洒脱,不拘小处瑕疵,作品具有一种豪放郁勃的气势,以奔放之势见胜。
0
7
0
3
明 唐寅 《风竹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0
4
清 吴历《竹石图》--- 此画中以焦墨干笔画石,皴笔细致,淡墨晕染。以浓墨写竹叶,上下各一枝,竹叶纵横交错,疏密有致,气韵生动。款题为七言诗,并署“诗画寄赠子膺先生”。南京博物院藏。
0
2
程璋《荷花燕子》--- 此幅用没骨画法,有工有率,生动自如,荷叶、花朵的刻画,注重透视效果和立体感的表达。此画发挥了生宣水色洇润的效果,花朵尤有鲜活之感;芦苇笔法有扬州八怪遗风,与南沙相较,多有已意。与时人吴昌硕的宽厚凝重的趣味亦迥异,程璋因而在当时上海画坛可谓另树一帜。
0
19
齐白石 作品《可惜无声·花鸟工虫册》
0
13
本幅作者署款“嘉靖三十二年岁在癸丑七月初五日,徵明书,时年八十有四。”这是文徵明84岁时所作的行书,用笔沉稳含蓄,人书俱老。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0
5
清 郑燮《墨竹》--- 郑板桥所写墨竹,瘦硬坚劲,潇潇飒飒,光明磊落,具有一种孤傲刚正的桀骜不驯之气。在艺术构思上提出胸中之竹的著名段论,影响之深远,至今仍常为人们所引用
0
11
张大千《幽谷图》--- 此画特别强调光线明暗度的强烈对比,两峰之间漏出一道明亮的空隙,具有极佳的观感效果。画家充分掌握墨与彩的流动,色阶层次丰富,制造出高而深的空间感,以及利用颇具现代感的截取构图,更加强了此画的高远效果。
0
2
明 姚绶《竹石图》--- 此图以竹、石入画,以湿笔直接皴写山石之向背起伏。两枝新篁以浓墨写出,枝叶繁茂,俯仰欹正,笔笔有神,墨韵生动。
0
2
明 唐寅 《梅花图》--- 图绘折枝墨梅,自题七言诗一首:“黄金布地梵王家,白玉成林腊后花。对酒不妨还弄墨,一枝清影写横斜。”北京故宫藏。
1
6
明 夏杲《奇石修篁图》--- 此图中奇石峥嵘,两竿新竹并立抽发,枝叶交互纵横,另有一高竹,由画外凌空插入,具巍峨之势。奇石的画法粗简写意,新竹却以圆劲之法写干、挺秀之笔写枝,撇写竹叶,颇具书法韵味。画面浓墨淡彩,将修竹之挺拔婆娑、含雨带露之姿,刻画得生动鲜明。台北故宫藏。
0
8
明 归昌世《风竹图》--- 归昌世画竹,《无声诗史》称:“枝叶清丽,逗雨舞风,有渭川淇澳之思。”此图竹竿刚劲,竹叶随风,摇荡不止,而竹竿挺直不屈。笔势挺拔,着意表现竹的坚强气质,并含有清丽纵逸的情意,得宋元人墨竹的意态而自具新意。此为其晚年之作。
1
2
南唐 李坡《风竹图》
0
1
元 高克恭《雨竹图》--- 此图又叫《墨竹坡石图》,画雨竹二竿,挺拔耸立在坡上石旁,一前一后,一浓一淡,后面一竿淡墨写出,秀劲挺直,前面一竿则用墨较为浓重。北京故宫藏。
0
2
樱花
0
16
元 倪瓒《竹枝图》--- 图绘一枝新竹,枝、干细而挺,稍带弧曲,竹叶细、短而上挺,至梢头略有低垂,疏密有致,优美地展现新篁的秀嫩而生机勃勃。此图用笔劲峭,布置停匀,枝叶勃发,生意盎然,丝毫没有“笔老手倦”的痕迹。自题“老懒无悰,笔老手倦,画止乎此,倘不合意,千万勿罪。懒瓒”。故宫藏。
0
1
猫头鹰
0
14
元 夏杲《修筠拳石图》--- 此图用墨笔画新篁从秀石之后抽出,枝叶繁茂,秀石以折带皴笔擦出,显剥落之状。新篁巧媚而韵致,用笔劲利,细写小枝,尽显新篁清嫩之态,蕴含无限生机。画面清雅秀逸,隽永优美。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