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花簪
2015年5月7日 16:29
关注

长江边上的重庆,墙壁上写着三个大字:肥皂厂。镜头前的这个光头很有生活感哦。 我是重庆,这是我3、40年代的照片!

评论
收藏
更多
这是1944年重建的建国银行,有这个显著的地标,我们就可以知道,这里就是今天民族路往朝天门方向十字路口的小广场所在的位置——民族路2号。 我是重庆,这是我3、40年代的照片!
0
1
重庆大学A区的朋友来认认,这里是你们校园的哪一个角落? 我是重庆,这是我3、40年代的照片!
0
1
长江边上的重庆,墙壁上写着三个大字:肥皂厂。镜头前的这个光头很有生活感哦。 我是重庆,这是我3、40年代的照片!
1
0
这种衣裳又称“春秋衫”或“迎宾服”,大约是因为它可以用作接待外宾等重要场合才这样叫的。这种衣服,虽说主要是春秋两季的外衣,但实际上是全能。夏季做衫衣,冬季套在棉袄外面做罩衣。
0
4
1952年,身着“苏联大花布”衣衫的青年男女
0
2
《人民画报》1959年8月16日版封面上身着布拉吉的女孩
0
7
50年代,穿着布拉吉泛舟的女孩儿
0
8
1949年以后,生产领域的工人阶级地位得到提高,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穿工装成为一种荣耀。
0
3
在“人人穿花衣裳”的口号下,沉寂的旗袍再度复苏,比以往多的是一分健康自然的气息。旗袍款式简洁,腰身比40年代宽松,很少用刺绣,镶滚等装饰,色彩素雅和谐,体现出“得体大方”的风尚。面料以棉为主,少用丝,毛织物。
2
3
苏联援华女专家带来的“布拉吉”热。布拉吉是苏联版的“连衣裙”,短袖、束腰、褶皱裙摆,主要以碎花、格子、条纹布料制成
0
7
身着旗袍开衫的女演员白杨
0
8
身着开衫红色的女明星张瑞芳
0
4
年轻姑娘们曾一度爱上男式背带工装裤和格子衬衣
0
3
1941年,寶雞。【工業合作社】还是道长
1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