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粉彩龙纹花卉转心瓶
高24cm
“大清乾隆年制”款
本品属烧造极难的转心瓶,清代乾隆时期是中国制瓷技艺的巅峰时期,邵蛰民撰《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记:“清瓷至乾隆而极盛,器式之多亦莫与伦比”,“转心瓶”因在镂空的瓶内套装一个可以旋转的内瓶而得名,流行于清乾隆时期的瓶式之一。此瓶由内瓶、外瓶、底座分别烧制组成,外瓶敞口外侈,束颈,溜肩垂腹,底承束腰台式足。瓶身分三段,颈部及底台均施柠檬黄釉,装饰变形莲瓣纹及缠枝花卉纹;瓶腹施粉红釉,轧道饰缠枝莲纹,正背两面各有一圆形开光,其内镂空雕螭龙纹,瓶内置内胆;器底施松石绿釉,正中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本件转心瓶工艺复杂,烧造难度极大,不仅要求内外瓶的设计尺寸要适度,同时瓶体各部分若有毫厘之差就会前功尽弃,“转心瓶”的制作充分体现出其精湛的工艺水平。
1
3
文物朝代:清雍正 西元1723-1735
文物尺寸:高17.3公分 底徑5.9公分
文物形式:陶瓷器
文物描述:倣石榴形,侈口分五瓣為蒂,短頸,碩圓腹,淺凹足。通體施粉青釉,滿佈淡褐色細開片。足底露胎,塗赭色謢胎釉。底青花書「大清雍正年製」六字篆款,整體造型相當可愛。花果造型的花瓶,流行於清代,通常與大型瓶花或盆景一並陳設。在清董誥(1740-1818)〈韶景芳冊.碧桃金魚〉一畫中,桃花報春,玻璃缸內「有餘」,漆盒為「和」的諧音,石榴寓意多子,整體佈置成一個吉祥的氛圍。這類陳設方式流行於明晚期,清代承續。關於陳設的數量,清早期花論家沈復(1763-1825年之後),在《浮生六記.閑情記趣》中表
2
11
- 1
图片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