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叶题石

题李凝幽居【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0
0
#特展解读# 蘇·宫——三松款竹仕女图笔筒 明晚期 这件作品色泽深红,圆筒式,下承三矮足。外壁镂雕仕女,头戴风帽,手拈兰花,傍石而立,身周洞石壁立,通透异常,古松穿岩而出,蟠曲矫健。松下石台上浅浮雕杯、砚、盆景等案头清供。石壁上阴刻行书:“万历甲寅(即1614年)秋八月”,旁刻“三松作”款识。另一侧石上阴刻隶书填绿乾隆御题诗一首并“乾隆丁酉新月御题”九字,下有“乾”、“隆”二小印。@苏州文化发布
0
0
南宋 · 刘松年 西园雅集图卷(中部) 王钦臣观米芾题石 第三组,早已醉意醺醺的米芾,仰头在一块突兀的巨石上挥笔题字,王钦臣则站在旁边观看。
0
0
自作诗一首(一九九二年作) 释文: 竹稚而瘦 石欹而丑 只此两般 餘无所有 戏题竹石 一九九二年夏 启功
0
0
自作诗一首 释文: 一曲溪山换草莱 雨餘清净夕阳开 小亭无语乾坤大 坐阅青黄又几回 僕偶作昼 但能树石 不工屋宇 一树一亭 遂成俗格友人见嘲 题此答之 启功
0
0
【五代 · 文苑图】绢本 设色 作者:周文矩 规格:纵37.4厘米*横58.5厘米 馆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今日介绍的作品为五代南唐画家周文矩所绘《文苑图》。对于此图的作者归属在学术界曾经颇有争论。由于画幅左上角有宋徽宗赵佶所题“韩滉文苑图”字样,故曾有学者认为此图为南唐名家韩滉之作。但据徐邦达先生考证,此图应出自五代周文矩手笔,学术界目前也普遍认同此说法。周文矩作品以人物、车马、屋木、山水为主,风格纤丽,画衣纹多作颤笔,独创“战笔”描法,如《文苑图》中对衣纹稍作波折的处理即采用了“战笔”手法。 “文苑”,即文人雅客荟萃的地方;《文苑图》虽为五代时期的作品,但相传其内容描绘的是盛唐时期的诗人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等四人在江宁琉璃堂探讨交流的景况。 图一为《文苑图》全景,画面中四位文人在松下吟咏畅聊,姿态各异,从容潇洒,好不惬意。另有一童子陪侍左右,正于石前俯身研墨。整副画作仅描绘五人,但对人物的动态及服饰鞋靴的刻画十分细腻生动,给后世留下了及其珍贵的历史资料。 图二至六分别为《文苑图》的局部。图二为画卷的左半部分,
0
0
【五代 · 文苑图】绢本 设色 作者:周文矩 规格:纵37.4厘米*横58.5厘米 馆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今日介绍的作品为五代南唐画家周文矩所绘《文苑图》。对于此图的作者归属在学术界曾经颇有争论。由于画幅左上角有宋徽宗赵佶所题“韩滉文苑图”字样,故曾有学者认为此图为南唐名家韩滉之作。但据徐邦达先生考证,此图应出自五代周文矩手笔,学术界目前也普遍认同此说法。周文矩作品以人物、车马、屋木、山水为主,风格纤丽,画衣纹多作颤笔,独创“战笔”描法,如《文苑图》中对衣纹稍作波折的处理即采用了“战笔”手法。 “文苑”,即文人雅客荟萃的地方;《文苑图》虽为五代时期的作品,但相传其内容描绘的是盛唐时期的诗人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等四人在江宁琉璃堂探讨交流的景况。 图一为《文苑图》全景,画面中四位文人在松下吟咏畅聊,姿态各异,从容潇洒,好不惬意。另有一童子陪侍左右,正于石前俯身研墨。整副画作仅描绘五人,但对人物的动态及服饰鞋靴的刻画十分细腻生动,给后世留下了及其珍贵的历史资料。 图二至六分别为《文苑图》的局部。图二为画卷的左半部分,
0
0
在三角形舞台上有三人表演橦技:一人顶竿,二人在竿上表演。台下右侧一人,向观众“量话”(即中国戏法中表演者为吸引观众的垫话)。左侧立二人演奏。前面坐三人为观众。佛家以此戏法的变化比喻宇宙万有,皆虚幻不实。墨书榜题:“譬如幻师以幻术力,依(以)草木瓦石幻作众生若干色像,令见者种种分别,皆无真实。
0
0
吴从先曾言:“生平愿无恙者四:一曰青山,一曰故人,一曰藏书,一曰名草。” 扫石烹泉,舌底朝朝茶味,开窗染翰,眼前处处诗题。
0
0
吴从先曾言:“生平愿无恙者四:一曰青山,一曰故人,一曰藏书,一曰名草。” 扫石烹泉,舌底朝朝茶味,开窗染翰,眼前处处诗题。
0
0
@弘叶题石PUPPYLOVE 所有的图未经授权不能二改、二传、商用
0
0
吴从先曾言:“生平愿无恙者四:一曰青山,一曰故人,一曰藏书,一曰名草。” 扫石烹泉,舌底朝朝茶味,开窗染翰,眼前处处诗题。
0
0
:助学第一阶段 提高执行力,增强自信,面对不懂的题目大胆去问,执行力提升多去练题,不再拖拖拉拉。 出镜:金曜石/黄水晶/金发晶家族
0
0
:助学第一阶段 提高执行力,增强自信,面对不懂的题目大胆去问,执行力提升多去练题,不再拖拖拉拉。 出镜:金曜石/黄水晶/金发晶家族
0
0
清乾隆 御制珐琅彩虞美人题诗盌 该碗纤花盛绽,石半掩,蝶萦绕,并题前人佳句,咏妍姿雅貌,碗心加缀佛手瑞果. 据介绍,珐琅彩画虞美人,除此之外仅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雍正盘一对.
0
0
清乾隆 御制珐琅彩虞美人题诗盌 该碗纤花盛绽,石半掩,蝶萦绕,并题前人佳句,咏妍姿雅貌,碗心加缀佛手瑞果. 据介绍,珐琅彩画虞美人,除此之外仅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雍正盘一对.
0
0
灵璧石拍卖榜第7名 清乙卯年 (1735) 金农及高凤翰题灵璧赏石 估价:HKD 1,800,000-2,800,000 成交价:HKD 2,200,000 拍卖会:佳士得香港2015年秋季拍卖会 专场:出云迭嶂 – 文人案头赏石 时间:2015-12-02 尺寸:高57cm 此石两面有刻文,一面刻苏轼《十八大阿罗汉颂》之其中四句:「我作佛事,渊乎妙哉。空山无人,水流花开」、「金农」款;另一面刻「一块石,奇而透。不能言,不会走。米元章见之下拜,苏东坡见之束手。乙卯凤翰题。」、「高」印。 金农 (1687-1763),字寿门、司农、吉金,号昔耶居士、冬心先生等,浙江仁和人。诗书画皆善,但际遇崎岖,一生未仕,后定居扬州卖画为生,画风新颖独特,为「扬州八怪」之一。
0
0
吴从先曾言:“生平愿无恙者四:一曰青山,一曰故人,一曰藏书,一曰名草。” 扫石烹泉,舌底朝朝茶味,开窗染翰,眼前处处诗题。
0
0
吴从先曾言:“生平愿无恙者四:一曰青山,一曰故人,一曰藏书,一曰名草。” 扫石烹泉,舌底朝朝茶味,开窗染翰,眼前处处诗题。
0
0
▲ 编号:001 作品:《枕石待云》——丁酉 • 释玄;抱琴看鹤去,枕石待云归。——《题崔端公园林》 • 唐 • 李端 作品材质:纸本烫金,已裱 画心尺寸:137cm * 34cm (约4.2平尺)
0
0
清乾隆 御制珐琅彩虞美人题诗盌 该碗纤花盛绽,石半掩,蝶萦绕,并题前人佳句,咏妍姿雅貌,碗心加缀佛手瑞果. 据介绍,珐琅彩画虞美人,除此之外仅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雍正盘一对.
0
0
【五代 · 文苑图】绢本 设色 作者:周文矩 规格:纵37.4厘米*横58.5厘米 馆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今日介绍的作品为五代南唐画家周文矩所绘《文苑图》。对于此图的作者归属在学术界曾经颇有争论。由于画幅左上角有宋徽宗赵佶所题“韩滉文苑图”字样,故曾有学者认为此图为南唐名家韩滉之作。但据徐邦达先生考证,此图应出自五代周文矩手笔,学术界目前也普遍认同此说法。周文矩作品以人物、车马、屋木、山水为主,风格纤丽,画衣纹多作颤笔,独创“战笔”描法,如《文苑图》中对衣纹稍作波折的处理即采用了“战笔”手法。 “文苑”,即文人雅客荟萃的地方;《文苑图》虽为五代时期的作品,但相传其内容描绘的是盛唐时期的诗人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等四人在江宁琉璃堂探讨交流的景况。 图一为《文苑图》全景,画面中四位文人在松下吟咏畅聊,姿态各异,从容潇洒,好不惬意。另有一童子陪侍左右,正于石前俯身研墨。整副画作仅描绘五人,但对人物的动态及服饰鞋靴的刻画十分细腻生动,给后世留下了及其珍贵的历史资料。 图二至六分别为《文苑图》的局部。图二为画卷的左半部分,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