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锋书法书法家彭锋

丁锐,毕业于西安教育学院,随西安著名书法家程克刚、钟明善、刘浩然学习书法。聘为西安青少年宫书法教师,培养一大批书画艺术人才。曾获陕西省暨西安市教师书法大赛一等奖,莲湖区职工艺术节展一等奖。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书法展览并获奖。
0
0
她被誉为“女版启功”,是首位凭借“启功体”加入中书协的女书家,她就是韩宁宁,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0
0
《陋室铭》 《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写的一篇托物言志的铭文,文中共81个字,借着自己的陋室赞美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很多书法家都喜欢写这样内容的作品,或给自己,或给友人赠送,或别人要求书写。它虽有81字,如果要用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整幅作品要处理好字形、章法、风格等,既要人艺术性,还要雅俗共赏。下面所展现的是不同时代不同人所创作的《陋室铭》作品,也许对你会有所帮助。
0
0
潘伯鹰楷书《豫园记》 潘伯鹰(1904-1966),安徽怀宁人。原名式,字伯鹰, 现代书法家、诗人、小说家。论著有《书法杂论》、《中国的书法》、《中国书法简论》。
0
0
叙说当代中国艺术中的书法传奇,孙伯翔是其中之一。孙伯翔代表了当代中国碑学书体的新形态,它既不同于民国碑学书风,也不同于新中国前三十年书法面目,他是改革开放书法以后书法家以个人面目站立书坛的不多的人物之一。 更为重要的是他的身份,他既没有在政界有什么位置,也没有在中国书协中担任显耀职务,他是一介布衣,几十年内参与着书法界不同的展览活动,以其对北碑书体的转化及精湛的笔法获得了书法界广泛的赞誉。
0
0
虞世南行书摹兰亭序卷,虞世南(558—638年)是唐代书法家。此是由元代张金界奴进呈给元文宗的,明董其昌认为“似永兴(虞世南)所临”,清梁清标也称“唐虞世南臨禊帖”。据考证此本当属唐代辗转翻摹之古本,后世改称为虞世南摹本。清代刻入“兰亭”八柱,列为第一。
0
0
马礼学,男,笔名:子文。1991年7月生,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青年书法家。自幼学习书法,初学欧,颜,后遍临历代名家,融会贯通,自成风格,长于楷法,兼精行草。勤奋临池,以古为法,笔力险劲,结构独异。作品风华婉转,潇洒流畅。 马礼学的书法主要取法于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孙过庭、米芾、王铎等书法宗师。多年来在书法学习的大道,反复临习《圣教序》、《兰亭序》、《王羲之尺牍》《中秋贴》、《群鹅帖》、《书谱》、《蜀素贴》、《赠张抱一草书诗卷》《赠郝域清行草诗卷》《草书诗卷》等历代名帖。主要致力揣摩行草书,于二王,米芾、王铎书法。
0
0
彭锋书法题写电影《生猛海鲜》
0
0
彭锋书法题“北京双峰会馆”
0
0
彭锋书法:云水风度
0
0
书法家彭锋书法题电影《平妖》
0
0
书法家彭锋书法题“留白”传媒
0
0
高来标国礼书法家中书协会员舒体书法传承人13718748166
0
0
诸乐三(1902年2月14日—1984年1月29日)原名文萱,字乐三,号希斋,别署南屿山人,浙江安吉鹤溪村人,著名国画家、杰出的艺术教育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浙江省政协常委、西泠印社副社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副主席、中国第四次文代会特邀代表。1930年后,先后担任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上海昌明艺术专科学校及上海中华艺术大学教授。教学之余,时向朱强邨、诸宗元、冯君木等前辈请益,诗文造诣日进。又与仲兄闻韵,及姜丹书、朱屺瞻、潘天寿、张书旃、吴苐之、张振铎等组织白社,研究画艺。新中国成立,他坚持继承发扬民族文化。五十年代与潘天寿、吴弗之等为浙江美院中国画系的重建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六十年代初,筹建美院书法篆刻专业,率先培养了我国第一代研究生。
0
0
灵飞经渤海藏真帖(十二)《渤海藏真帖》是我国历代著名丛帖之一。明崇祯三年,由浙江海宁镌刻家陈元瑞摹刻,收录从唐代至元代十大书法家——钟绍京、褚遂良、苏轼、黄庭坚、米芾、蔡京、蔡襄、米友仁、赵孟頫等十八篇真迹摹勒上石,其刻工精细,神韵直追真迹。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称颂该帖“虽网罗千载,而鉴裁特精,此帖出,而临池之家有所总萃矣”!
0
0
灵飞经渤海藏真帖(十五)《渤海藏真帖》是我国历代著名丛帖之一。明崇祯三年,由浙江海宁镌刻家陈元瑞摹刻,收录从唐代至元代十大书法家——钟绍京、褚遂良、苏轼、黄庭坚、米芾、蔡京、蔡襄、米友仁、赵孟頫等十八篇真迹摹勒上石,其刻工精细,神韵直追真迹。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称颂该帖“虽网罗千载,而鉴裁特精,此帖出,而临池之家有所总萃矣”!
0
0
灵飞经渤海藏真帖(六)《渤海藏真帖》是我国历代著名丛帖之一。明崇祯三年,由浙江海宁镌刻家陈元瑞摹刻,收录从唐代至元代十大书法家——钟绍京、褚遂良、苏轼、黄庭坚、米芾、蔡京、蔡襄、米友仁、赵孟頫等十八篇真迹摹勒上石,其刻工精细,神韵直追真迹。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称颂该帖“虽网罗千载,而鉴裁特精,此帖出,而临池之家有所总萃矣”!
0
0
实力派书法家田银海书法作品;字画经纪人——雍政坤;联系电话/微信:19903841155
0
0
书帖:《淳化阁帖宣示表》 书法家:晋 钟繇 规格:碑拓 小楷 29x69厘米 收藏: 故宫博物院
0
0
书帖:《孝经颂》 书法家:明 黄道周  规格: 纸本 小楷 23.4×12.7×23 开厘米 收藏:天津博物馆
0
0
学习书法临摹是一个必要的过程,但是,如果只会临摹,不会创作也是一个非常痛苦的事情。对于创作来说,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这个是肯定的。具体的办法可能有: 一、用意临的方法进行创作。如果把临摹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实临,第二是对临,第三个则是意临。明清书法家王铎惯用第三种方法,这样的临摹方法是创作的过渡,效果不错。 二、集字创作。如果一直临摹某位前贤的作品,那么就用它的集字字帖进行创作,以王铎为例,可以把他的字集成一句话、一幅对联或一首诗,字要同样大小,笔势也要大约相近,最后照着写,也是一种创作。如同下图所列的格式一样,很有利于书法的创作。
0
0
潘伯鹰楷书《豫园记》 潘伯鹰(1904-1966),安徽怀宁人。原名式,字伯鹰, 现代书法家、诗人、小说家。论著有《书法杂论》、《中国的书法》、《中国书法简论》。
0
0
徐朝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从继承、结构、用笔方面考察,徐朝江小楷功底较扎实,一件小楷作品,能写得如此从容不迫,不激不厉,不温不火,实非易事。其楷书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古朴秀逸,法度严谨,结构外舒内敛,结字宽博,形态略扁,取横势,以获气势开张之效。其次,用笔干净利落,起笔、收笔果敢,行笔自然,比较娴熟地掌握了一套小楷技法原理。虽为小楷,但行笔无飘浮、病弱之弊,倒是能力透纸背。再是,小中见大,善为小楷者,当小中见大也。这个“大”,当然是指大气势、大境界。13718748166
0
0
山东省博物馆藏《戚继光像》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本贯濠州定远(今安徽定远)。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