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小波(1952年5月13日-1997年4月11日),中国当代学者、作家。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等。
1952年5月13日,王小波出生于北京。他先后当过知青、民办教师、工人。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1980年王小波与李银河结婚,同年发表处女作《地久天长》。1984年赴美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求学,2年后获得硕士学位。在美留学期间,游历了美国各地,并利用1986年暑假游历了西欧诸国。1988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92年9月辞去教职,做自由撰稿人。他的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且入围1997年戛纳国际电影节。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年仅45岁。
0
1
2016华文好书生活类/
《拯救朱鹮》陈旭著/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好一座浮岛》简媜著/九州出版社/《四分之三的香港》刘克襄著/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校长日记——我在美国当校长》 钱志龙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苏州慢(精装水墨版)——一位苏州才子,写了关于苏州的一切》 车前子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如果可以这样做农民》绿妖著/长江文艺出版社/《弄堂风流记》 《新闻晨报》周刊部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未读/《东京文艺散策》刘柠著/山东画报出版社/《城:我与北京的八十年》孔庆普著/东方出版社/《令人着迷的岛屿》陈丹燕著/浙江文艺出版社/2016年1月版
0
1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
早年留学国外,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文、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0
3
图片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