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 · 彩绘木雕博戏俑】中国国家博物馆《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1972年甘肃省武威市磨嘴子汉墓48号墓出土。甘肃省博物馆藏。
这组俑由两个跪坐老者和一棋盘构成,所用之木为松木。人高29厘米,一老者右手置膝上,左手平向前举,做“请”状,另一老者右手自然下垂,左手拇指与食指 执长方形棋子做落棋子状。两人正在玩的是一种名为“六博”的游戏,“六博”为自战国至汉代盛行的一种娱乐形式,由于对局双方各有六枚棋子,故通常称之为 “六博”。玩“六博”时,二人对坐,中间为博局(棋盘),棋子六黑六白,分属两方,玩时先投箸(或投骰)后行棋,据投掷结果,决定行棋的步子。汉代匠人用 简单明快的艺术手法,刻画了两位老者全神贯注博弈的场面,人物表情生动。
木雕俑粗犷而不失真朴,简略中暗藏深意,由朴拙见灵奇,寓生动于沉静,充分展示了汉代木雕简约、朴素而又灵动的艺术风格。
赞
评论
收藏
更多
蓝琉璃碗(西汉)
名称: 蓝琉璃碗
制造年代: 西汉
材料: 琉璃
规格: 高4.7厘米,口径10.5厘米
1954年,广东省广州市横枝冈出土了一件西汉时期的蓝琉璃碗,这是迄今中国出土最早的罗马玻璃器皿。此碗呈深蓝紫色,以模制技法成型,外壁及口沿经过打磨,口沿下有磨花阴弦纹装饰,但磨地不很规整,与公元一世纪地中海南岸罗马玻璃中心的产品类似。
这件器物的出土,对于中国古代玻璃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西汉以前的玻璃多用来制造小件装饰品或简单的仿玉制品,还没有出现过可以盛装物品的玻璃容器,而这件西汉蓝琉璃碗的出土则证明:中国工人制造玻璃饮食容器的技术,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汉就已掌握。从此以后,玻璃陈设品和生活器具逐渐成为了玻璃器的主流,推动了玻璃制造业的大发展。
0
0
琉璃带钩(西汉)
名称: 玻璃带钩
制造年代: 西汉
材料: 玻璃
规格: 长7.8厘米
收藏地: 广东省广州市博物馆
带钩是我国古代一种钩状服饰用品,是用于束在腰间皮带上的钩,其质地多为金属与玉,原为“胡服’所用,春秋战国时期由北方游牧民族传入中原地区,古书中称为师比、私鈚、斯比等等,指明是郭洛带,即革带上的铜钩。汉晋时仍沿用带钩。
虽然在战国的金属带钩上有时也可见到镶嵌的玻璃块,但玻璃带钩则出现于西汉。
此图即为1954年广东省广州市出土的一件西汉玻璃带钩,以深绿色玻璃制成,半透明,形制与最常见的铜玉带钩相同,器体扁平状,钩扣弯圆,尾端齐平,有一圆纽,全器光素无纹饰。在带钩使用的时代中,玻璃质带钩所出极少,据推测仅于西汉时生产使用,可作为西汉时玻璃器的典型品种来鉴赏收藏。这件带钩不仅反映了西汉时玻璃制作技术的水平,同时也为研究古代服饰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0
1